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从消费层面看,受4月全国多地疫情散发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1.1%,放眼历史都非常罕见。
在“稳增长”的核心基调下,想要完成全年GDP增长5.5%的目标,除了发力基建之外,必定还不能少了消费的贡献。然而从数据上看,当前消费市场的动能确实偏弱,而且疫情因素影响到了不少人的收入水平和对于未来的预期,致使消费意愿不够强劲。基于这样的背景,新一轮促消费政策的出台呼之欲出。
此时问题也来了:促消费,到底应该发钱,还是发消费券?
1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应对疫情对于经济社会运行造成的冲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来实施救助。而在提振消费方面,各个国家的实践是有所不同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派别”:
(1)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发钱派”
为了弥补居民在疫情期间的福利损失和消费抑制,不少发达国家都采用了直接向居民派发现金补贴的做法。最早是2020年2月中旬,意大利决定疫情期间给企业员工工资补助,最高可补助1000欧元;随后,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都相继宣布向居民发放现金。而全球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疫情期间为了缓解经济民生压力,多次向居民发钱,仅2020年3月就向居民部门直接现金发放了近3000亿美元的现金。
(2)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券派”
面对疫情来袭,我国并没有采用直接发放现金补贴的做法,而是通过向居民发放消费券来促进消费。例如在2020年3月,先是南京市宣布将面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紧接着,杭州也宣布向全体在杭人员发放16.8亿元消费券。随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大范围的消费券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疫情以来全国有上百个市县地区,先后实施了超过500轮的消费券计划。此外,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也都采用过这种方式来刺激经济。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发钱还是发券,对于消费的提振和经济的回暖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放大乘数效应。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k=1/(1-边际消费倾向),乘数k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强劲。每当经济萧条时,各国政府往往通过增加投资、扩大公共支出与转移支付、降低税收等手段来放大乘数效应,进而带来国民总收入的加倍扩张。而发钱和发券,都相当于是政府部门向民众转移购买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放大乘数效应,带动国民经济的回暖。
其二,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
经济低迷之时,市场需求疲软,企业经营压力陡增,不少公司都面临着被迫裁员乃至破产倒闭的困境,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很难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不乏生活状况恶化的群体。发钱和发券堪称雪中送炭,每个人能拿到的金额虽然未必会很大,但仍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其三,可以在过渡期发挥作用。
无论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彻底落地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在此期间便需要辅之以其他的短期政策,而发钱和发券就是不错的选择,能迅速提振居民消费并刺激经济,继而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对于上述两种促消费手段,有人担心会给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压力,可若是换个角度看,虽然政府将一部分购买力让渡到民众手里,但是却能够助力经济生产的回暖,这对未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又是有好处的。故而只要掌握好补贴力度,长期的政府财政理应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
为什么我国选择了发放消费券,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那样直接发现金呢?这也是很多人都不太理解的问题。
归根结底,在于国情的不同。
以美国为例。众所周知的是,美国是世界头号消费大国,这里的消费不仅仅在于消费市场的整体规模,更在于个人消费的贡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GDP构成当中,个人消费占比常年保持在70%左右,而政府开支只占18%左右;加之美国居民历来都热衷于超前消费,并且不爱存钱,甚至有很多人还习惯于举债度日借债消费,因此发放现金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更加能够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我国则不然。
一方面,从数据上看,在我国最终消费支出的构成中,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占比常年保持在70%和30%左右,考虑到我国近些年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在50%~55%的区间内,这便意味着我国个人消费对于GDP的贡献只有不到40%,与美国的70%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并不像美国人那般热衷于花钱,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传家宝,与之相应的,是我国居民储蓄率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如此一来,倘若我们选择了给居民直接发钱,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老百姓把钱存起来而不是花掉,尤其是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避险心理加重,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所以,发放现金可能难以达到刺激消费、提振经济的效果。
相比之下,消费券显然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理由有三:
第一,由于通常都会有明确且较为短暂的使用期限,即规定时间内必须一次性消费完毕,逾期无效,并且只能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而无法兑换成现金,因此消费券在促消费方面的作用更为立竿见影。
第二,各地基于地方经济现状和产业发展情况的考虑,可以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发放特定的消费券,而且在发放方式上也更为灵活多样(比如线上抢券、领券、抽券等等),时效性更强,社会影响范围更广。
第三,依托互联网平台发放的电子消费券,不仅可以在无现金消费场景下进一步激发出用户的消费意愿,而且依托数字化手段,更能精准把握市场动向,并实时跟踪消费券的发放、领取、核销情况,从而有助于动态调整资金配比规模,优化发放方式,让消费券覆盖并惠及更多居民。
事实上,我国近两年消费券的发放的确是给消费市场助了一把力。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蚂蚁集团研究院的测算,杭州每发放1元钱的消费券补贴,能带动3.5元的消费,在广西发放1元钱的消费券补贴,甚至能带动5.3~7.7元的消费;微信支付方面的数据也显示,在微信支付核销1元的优惠,可以撬动22.7元的消费。这些数据也佐证了我国发放消费券实践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振消费之外,消费券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带动行业生产端的复苏。
消费与生产是紧密相连的。由于消费券只能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适用商家也有一定范围,这就决定了消费券的发放是带有明显的行业倾向性,可以更加精准地促进某些特定领域的消费需求提升,继而带动该行业生产端的回暖。
例如,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城市都向市民发放餐饮、旅游、体育、图书等领域的消费券,这些都是受疫情冲击较大、亟需尽快得到提振的领域,而消费券在此扮演了关键角色,相当于是引导民众更多地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进行消费,有助于改善商家的经营状况,从而实现“刺激终端消费→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企业用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进一步增加消费”这一良性循环,推动经济运行重回正轨。
然而,直接发放现金却做不到这一点。虽说居民的购买力因为现金的发放而得到了提高,但是消费还是存储、如何去消费、在哪个领域消费,完全由居民自己决定,政府部门很难把控,其结果很可能就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需求继续收缩,商家经营继续恶化,企业破产与工人失业的态势进一步加剧。这样的局面,自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从这个角度看,“发券”同样比“发钱”更适合我们的国情。
3
需要提醒的是,前文的结论是基于宏观整体的视角得出的,可若是从结构层面来看,发放消费券可能也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与贫困群体。
道理其实很简单,消费券的使用常常伴随着杠杆效应,即只有消费到一定额度才能使用消费券,比如满100元消费额度,可以使用10元消费券,从而达到1:10的杠杆比例,相当于是政府给消费者补贴了10元,撬动了90元的居民消费。
然而对于多数低收入家庭和贫困人群来说,他们更为真实的境况常常是消费能力达不到使用消费券的标准,即“缺的不是那10元消费券,而是缺100元现金”,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不少人收入大幅度下降,甚至不排除失去收入来源的可能性,平日里只能节衣缩食维持生活,根本没有钱进行高额消费。如此一来,即便他们领到了消费券,作用大概也不会很明显。
这时,发放现金的效果,很可能比发放消费券更好。因为低收入家庭与贫困群体对收入的变动更加敏感,哪怕仅有几百块的“意外之财”,都能极大地改善他们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发放现金已不仅仅是出于促消费的目的,还多了一层社会兜底和救济的意义。
至此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不怕他们会把钱存起来吗?
针对这一问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的研究团队以四川为样本,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调研和分析。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收入不高的家庭在拿到现金补助后,首先会花在子女教育和食品支出上;低收入阶层从政府拿到补贴款中,80%的都会花出去,这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不会把钱存起来的。”
事实上,包括北京大学姚洋教授、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等在内的诸多知名经济学者,都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即:给低收入家庭和贫困群体直接发放现金,效果要比发放消费券更好。或许下一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现金补贴与消费券发放相结合的多元化补贴方式,充分发挥二者各自优势,精准实策应对风险,继而在促进消费复苏的同时,改善居民整体福利。
话说回来,不论是发钱还是发券,都只是一次性地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却不能根本性地改变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因而难以为消费市场注入长久动力,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从长期来看,促消费扩内需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持久战”,仅靠发钱或者发券尚且不够,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
标签: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 沪指小幅高开后出现窄幅震荡 早盘回落至20日均线处企稳回升
- 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节节走低 平均发行规模只有3亿元
- 通威股份聚焦主营业务 电池片价格有所回升
- 千金藤素相关药物尚处于研发阶段 多股应声下跌
- 红牛商标六年之争 能量饮料或大洗牌
- 促消费,到底应该发钱,还是发消费券?
- 四川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加速数字技术应用场景落地
- 种菜已不是爸妈的特权 95后已成为阳台种菜的主力军
- 1-4月印花税1909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9.3%
- 楼市松绑但购房者冷静了:即使政策发生变化,买房仍要量力而行
- 经济运行迅速扭转下滑局面 发展态势逐季恢复
- 疫情下的购房者自爆:断供逾期2个月险赔房,开发商暴雷后盼交房遇转机
- 俄乌最血腥之战结束,让世界震撼的十个事实!
- 今日策略:为啥说,慢牛行情回来了
- 2.7%!时隔两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再次转负
- 智通A股龙虎榜统计|5月17日
- 多地楼市新政支持二孩三孩家庭买房:增房票,发补贴,提高贷款额度
- 年内近130城稳楼市!这几地多生娃可以多买房
- 有二手房凌晨4点上调15万!这一地多个楼盘紧急宣布:涨价
- 物产中大(600704.SH)选举陈新为董事长
- 【财联社时评】“我们没有千金藤素”,这是好现象
- 物产中大(600704.SH)子公司拟3.28亿元参与认购金轮股份定增股份
- 森麒麟:股东宁波森润拟清仓减持
- 楼市调控、促进生育两不误?杭州、南京等出台新政:多生孩子可多买房
- 物产中大(600704.SH)子公司元通实业将成为金轮股份的控股股东
- 要不要提前还房贷?专家:如果每年有超5%的稳定投资收益,可以考虑
- 晚间市场有两大利好
- 加速落地!天津、郑州、济南等多地银行首套房贷利率最低降至4.4%
- 餐饮食品行业数据分析:消费者选择小酒馆时最关注卫生状况
- 沃尔玛下调全年利润指引 盘中股价大跌逾10% 创下4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
- 富豪们都来捡漏,北京顶豪拍出36万/平天价!神秘葛珂抢下亿元豪宅
- 多生孩子可多买房?楼市调控出现了一种新趋势
- 130亿投向智能制造和新能源结构件!消费电子细分龙头打造新增长点,向立讯精密看齐?
- A股“AI四小龙”第一股云从科技今日申购
- 3家民营房企累计发行20亿公司债
- 餐饮食品行业数据分析:62.5%消费者喝茶是为了休闲放松
- 餐饮食品行业数据:79.2%的中国“Z世代”消费群体购买燕麦奶时关注口味
- 贝莱德CEO芬克:必须在电池储能方面做得更好
- 动力电池回收的“千亿蓝海”背后:合规渠道抢不过“小作坊”?
- 苹果公司推迟了每周返回办公室办公三天的计划
- 美商务部长:拜登政府将在未来几天内推出“印太经济框架”
- Coinbase(COIN.US)将放缓招聘并重新评估人员需求
- 台湾90后买房有多难?台北市不吃不喝8年才能存到首付
- 刘强东的见微知著和大胆决策助力京东发展
- 瀚川智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收到阳光铭岛定点通知并签订买卖合同
- 会通股份董事长提议公司回购股份 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
- 金冠电气回复年报问询函 关联交易、应收账款等问题被关注
- 明冠新材回复问询函 前次募投项目等问题被关注
- 力源科技回复监管问询函 经营活动现金流、应收账款等被关注
- 新三板企业东舟船舶(839012.NQ)购买资产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新三板企业迪赛新材设立全资子公司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新三板企业光环国际拟赴北交所上市 发行底价为18.17元/股
- 新三板企业粤嵌科技(839909.NQ)筹划赴北交所上市
- 东晨联创(代码:835521.NQ)发布2022年一季报 净亏损433.68万元
- 远洲股份2022年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4.06% 远洲股份业务介绍
- 永天科技2022年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4.06% 永天科技业务介绍
- 澳森制衣2021年全年净利同比下降63.95% 澳森制衣主营业务介绍
- 新三板企业迅安科技筹划赴北交所上市 迅安科技主营业务介绍
- 基康仪器北交所IPO暂缓审议 关于美国基康进一步说明
- 惠丰钻石将于5月20日上会 惠丰钻石主营业务介绍
- 新三板企业华迅智能设立全资子公司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新三板企业武汉蓝电筹划北交所上市 辅导机构为长江证券
- 金融合规周度观察| 新证券法实施首笔违规减持被罚2亿元,未依法履行职责依旧是监管重点
- 上实环境公布2022年首季度答卷:业绩表现亮眼 营收净利双增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22Q1财报:业绩稳健达预期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8020万再创里程碑式新高
- 别再盯着农业和化肥了,情绪已经得到宣泄!低位的才有机会
- 汽车股集体拉升,相关ETF及公司近期资金持续流入
- 达达Q1净亏损6.04亿元 京东到家撑起增长点?
- 巴菲特一季度继续做多美股
- 杭州出手了!三孩家庭可多买一套房!按“无房户”优先新房摇号
- 达达Q1净亏损6.04亿元 京东到家撑起增长点?
- 个股的二个层次和资金的集中关系
- 欧盟为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开绿灯:可用欧元或美元购买
- 中国联通:发布5G新通信产品、全光算力网络等服务计划
- 迅安科技北交所拟发行方案:发行底价为10.5元/股
- 星帅尔:目前光伏业务在手订单饱满 预计全年销售额在8亿元以上
- 天齐锂业5月17日盘中涨幅达5%
- 振东制药:公司未种植千金藤、地不容
- 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扬,北向资金进场扫货,机构称反弹能量依然充沛!
- 港股午评 | 集体反弹!恒生科指涨超4%重返4200点,阿里、京东涨超5%
- 武汉控股5月17日盘中涨幅达5%
- 日新快讯|杭州云象易行完成天使轮投资,致力于打造“社区洗护类新服务”一站式服务平台
- 龙津药业:公司没有制备千金藤素产品或专利
- 港股异动 | 招商银行(03968)续升7% 机构强调公司风险回报吸引力高、独特价值没变
- 大连重工董事长邵长南因年龄辞职 公司董事长职位空缺
- 康泰生物董秘回复:高度重视奥密克戎变异情况 开展相应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 步长制药:鸿运当头搭上千金藤素风口,失效的专利如何扭转业绩颓势?
- 美银证券上调蔚来评级至买入
- 北方矿业(00433)被颁令清盘
- 武汉控股5月17日打开涨停
- 【20220517午评】复工复产谁家强?
- 地方放松调控适得其反,4月房企销售十分渗淡
- 北方矿业(00433.HK)被香港高院颁令清盘
- 奥飞娱乐连收3个涨停板
- 武汉力太5月17日聚醚市场快报
- 混凝土外加剂为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撑
- 同方股份被立案调查,深陷争议的知网路在何方?
- 源飞宠物:牵狗绳卖了2000万条,给沃尔玛供货,现在要上市了
- AI+制造龙头创新奇智拟回购3亿港元 股价两月反弹130%
- 返利科技录得10天7板
资讯
焦点
精彩推送
- 3.5亿股将解禁 顺丰控股定增股东浮亏14.9%
- 2.9美元“瞬移”全球,撕开IP代理灰产一角
- ST森源收年报问询函:是否存在前期业绩虚假或调节利润的情形
- 午间公告:科陆电子实控人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
- 基建、地产、千金藤等概念妖股熄火,本轮炒作还会持续吗?
- 杭州楼市松绑,三孩家庭可多购一套!超半数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中部大省减少最明显!母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机构扎堆看好这些股
- 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 地产股有望继续嗨起来
- 行业需求放缓 光华股份大幅扩产,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 海尔集团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 午评:创业板指涨1.06% 汽车整车板块走强
- 港股异动 | 光伏板块持续走高 福莱特玻璃(06865)涨超5% 机构称光伏终端需求超预期
- 科陆电子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股票停牌
- 港股异动 | 氢电产业列入多地“十四五”规划 京城机电股份(00187)、潍柴动力(02338)均涨超5%
- 天然气将成建卫陶瓷行业主要应用能源
-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旅游景区管理的尝试
- 陕西省发改委提醒督促相关企业保持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
- 国盛证券:地产是beta级别的行情!关注信用优、流动性充裕、土储足的房企
- 创业板指涨1.06% 汽车整车板块走强
- 港股异动 | 舜宇光学(02382)反弹近11% 公司维持主要出货量指引不变
- 生物谷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称具备生产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条件
- 2.6亿元,近千批次汽车零配件抵沪投入生产
- 贝壳“回港”,重回增长轨迹?
- 【中远海能吃大肉】
- 耐科装备IPO遭暂缓审议 “应科尽科”趋严之势下科创属性合规生疑
- 小心门窗陷阱,别把“铝合金”当“断桥铝”,性能差别巨大!
- 江苏华辰IPO核心竞争力解码:捕捉电力新能源机遇带动价值成长
- 大摩:别被“死猫反弹”骗了 标普500指数可能再跌15%
- 各大机构纷纷看多 恒生科指涨超3%成分股全数上扬
- 真爱美家:订单充足 目前生产排期约为两个月
- 汽车整车股爆发,三大利好因素共振,战略看多!
- 物企如何做好生活服务践行者?
- 因中美关税,美最大批发商将从马来西亚翻倍进口办公家具
- 中梁控股计划发行两笔优先票据 合计金额6.3亿美元
- 日新快讯|GetHenry种子轮融资1650万欧元,针对「最后一英里」配送需求
- 物业企业面对“私域”模式的三个困扰
- 招商证券回应APP异常:深感抱歉 9点40分左右系统已恢复
- 五金店进货厂家怎么选?创业小白看过来!
- 港股异动 | 植华集团(01842)大跌80% 上调可换股债转股价 发债集资以支持元宇宙业务
- 艺术墙布龙头联翔股份IPO在即 消费升温叠加品牌优势扩大成长空间
- 硕华生命IPO麻烦了!技不如人还遭内外夹击“喘息”困难
-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互联网,恒生科技基金ETF、中概互联ETF涨幅近4%
- 普蕊斯今日成功登陆创业板 助力国产新冠药等重大项目研发
- 国家发改委:以煤炭为“锚”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
- 家联科技:可降解塑料迎来市场爆发期 行业企业成为资本“宠儿”
- 赢时胜: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约3680万元
- 并行科技北交所拟发行方案:募资用于超算云算力网络平台建设项目等
- 藏在搜狐财报里的“张朝阳节奏”
- 海南免税板块再添资本平台 海汽拟收海旅免税
- 最新!阿姆斯壮中国发公告:我们不受美国破产重组影响
- 杭州更好满足三孩家庭购房需求 三孩家庭可多1个购房名额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4% 舜宇光学科技涨超10%
- 五金在哪里进货好?优选百隆轻松打造品质家居生活
- 千金藤素概念股井喷 华北制药等个股澄清没有相关产品
- 港股异动 | 赣锋锂业(01772)AH股均涨超4% 拟斥近11亿人民币合营江西锂矿
- 人才争夺战! 微软(MSFT.US)提高大幅薪酬预算
- 生物谷控股股东等占用公司资金2.77亿元 用于其他产业经营及归还债务
- 普宅标准何时解封?市场关于后续政策的期待愈发强烈
- 每年有多少新歌诞生? 2021年平均每27秒就会诞生一首新歌
- 日新快讯丨融创服务:再次回购59.20万股 斥资216.11万港币
- 安井食品经营业绩连增四年 未来产能持续释放预制菜产业链日益完善
- 家居业一周丨8件茂阳电热地垫被召回;科凡家居IPO被正式受理
- 环卫遇冷,老龄化带来新压力
- 挚文集团布局元宇宙 投资AR智能眼镜品牌近千万美元
- 土工用纺织材料技术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 课程机构用低价体验课吸引受众 后推销大容量课包
- 九点特供:5月17日
- 云南姚安:绿海桑田蚕事忙
- 一天内两家券商的交易系统出现故障 不少投资者直言造成经济损失
- 汇嘉时代:股东新疆金汇佳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于2022年5月10日至2022年5月16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约68万股
- 利安科技向A股发起冲击 营收重度依赖罗技集团
- A股早评:三大指数小幅高开,石油、酿酒板块涨幅靠前
- 酬金制对业主委员会的新要求
- 菲利华:公司经营情况良好 在手订单饱满
- *ST众泰:浙江省各级政府对公司的复工复产一直予以支持
- 数字化助力物业收并购和拓展
- 万泽股份:子公司今年已向国内某大型商用发动机公司提供了3000多万元的高温合金叶片
- 酒企推进扁平化渠道建设 流通领域蕴藏巨大潜力
- Brain的90后领导者乐圣,在追求新AI道路上困难重重
- ST鹏博士连收3个涨停板
- 贤丰控股连收3个涨停板
- 港股异动 | 药明康德(02359)跌超4% 拟增发不超7843.43万股H股 募资净额约70%将用于海外业务
- “五一”消费维权分析 高速服务区新能源车充电价格贵
- 恒指高开1.22%,恒生科技指数涨2.25%
- 疫情之下预制菜火爆!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
- 4月二手车交易量同比下降16.48% 交易量低于预期
- 智能家居赛道“风起云涌”,市场规模达万亿,巨头纷纷瞄向赛道
- 北京商超企业多措并举 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
- “新纤维”运营平台正式上线,打造高性能纤维及面料大数据交易平台
- 开盘:三大指数小幅高开沪指涨0.09% 油气开采板块涨幅居前
- 收购和仁科技投资者惊呼不懂 通策医疗大跌7.67%创两年新低
- 4月份社零额同比下降0.2% 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
- 印度突然发布小麦出口禁令 将进一步推高世界粮食价格
- 开评: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煤炭表现活跃
- 上海:目前全市16个区均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 比亚迪AH股齐涨 腾势D9预售火爆
- 索通发展对外提供财务资助 出借金额4.5亿元
- SDR篮子新变化 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提升
- 历史低点之下,物企估值修复可期
- 招商南油: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近期减持约4753万股
- 交通物流是市场经济的经脉 加强部门协同和跨区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