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商业 > 正文
华夏幸福重组这两年,近尾声就稳了?
2023-02-28 10:40:07 来源:云掌财经首条财经 编辑:news2020

深度 独立 穿透

物业、代建生意有多香?

作者:李勇


【资料图】

编辑:李欢

风品:令煜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如今的华夏幸福只专注两件事,一件是偿债,另一件是转型。除此之外,任何困扰都算浮云。

只是一个代表渡劫,一个代表新生,有多容易?

1

老将遭留置 企业被责令整改

2月14日,华夏幸福公告称,公司接到湖北咸宁崇阳县监委会通知,董事兼联席总裁孟惊因涉嫌违法犯罪遭留置。

一石激起千层浪。要知道,孟惊可是华夏幸福股肱之臣,其与王文学并肩奋战已有23年。即便2021年企业债务暴雷,孟惊也未选择离开。如今被留置,无疑惊天一雷。

从披露消息看,企业似乎并未受到多少波及。一方面,内部人士透露,春节前两周原产发集团董事长赵威便与孟惊交接工作;另一面,多方报道显示,孟惊被查或与近期足球反腐有关。

2月22日,华夏幸福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出炉,孟惊没有意外退出,新入列的赵威、陈怀洲和冯念三均为企业老将。

似乎已经稳了。尤其在债务化解频传利好、已见上岸曙光的关键时候。

然而,2月24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自律处分信息,因存在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行为,华夏幸福被警告、责令整改,董秘胡艳丽被通报批评。

处分信息指出,企业存在债务融资工具违约情况,属于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的情形。

华夏幸福、王文学,离否极泰来还有多远?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

2021年1月1日,“三条红线”监管要求正式施行。2月华夏幸福便宣告2.55亿元债务违约,成国内首家暴雷房企。实际上,早在2020年三季度其已陷入流动性危机。

相比其他房企,华夏幸福“PPP开发模式”较为特别。其产业新城模式,以政企合作为基础,区域空间为载体,产业发展服务为核心,通过要素集聚、创新驱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行业分析师郭兴表示,“PPP开发模式”的开发资金与经营风险,主要由社会资本承担。因此,高杠杆是华夏幸福扩张关键,企业负债率长处高位。

2

背负千亿负债 违约与自救

2020年,华夏幸福负债率高达81.29%。期内短期债务、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账面余额合计851.84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只有269.93亿元,债务风险敞口清晰可见。

随着“三条红线”监管落地、融资命脉受限,华夏幸福暴雷不算多意外。

欣喜的是,率先倒下的华夏幸福并没躺平做“老赖”,通过与政府部门及时沟通,率先启动了债务化解相关工作。

2021年4月17日,华夏幸福召开债委会全体会议。除高层带头降薪,还确立了化债和经营两手抓方略。五个月后债务化解方案公布,同年12月方案得到通过。

按照披露方案,华夏幸福明确了“兑”“带”“展”“接”“抵”方针。彼时存量金融债务2192亿元,公司将现金兑付570亿元债务;靠出售资产消化近500亿元债务;对352亿元有抵押物债权展期;通过房地产信托偿还220亿元债务。另外还将展期剩余的550亿元债务,后续通过经营资金偿还。

着实让市场一番振奋,只是推进落地才是关键。

按照计划,华夏幸福通过出售廊坊境内的7个产业新城及南方总部资产,预计可筹集750亿元。其中550亿元将用于现金兑付债务,剩下为自身“保交付”和化解流动压力。

然随着房市下行,资产价格缩水,上述计划也横生枝节。比如,华夏幸福与廊坊新空港的资产交易便发生了变化。据经济观察网,内部人士透露,原本应由廊坊新空港收购的7个产业新城,经过博弈变成先由产业新城所在地政府收购,新空港再从后者手中收购。

同时,华夏幸福与中融信托近60亿元的债务展期协议,2022年2月份曾被曝出谈判存在矛盾,尤其在展期时间、兑付方案上。时隔近一年才敲定,折射出债务重组的艰难一面。

还有不被认可的难题。据悉,方案将对开发贷、信托贷款等有抵押的债权展期5至8年,展期存续期间利息2.5%。有信托投资人表示,展期时长已超信托投资人期限。即便接受期限,2.5%利息也无法覆盖信托公司付出的利息。而若提高利息,又会引发其他债权人不满,可谓进退两难。

按照预期,华夏幸福在2022年10月左右就可恢复正常运营,但由于出售生变打乱了后续计划。

好在,经过努力华夏幸福找到了平衡办法:

首先,寻求地方政府先收购产业新城内的一部分资产,适度弥补华夏幸福资金缺口。

其次,寻求专班和债委会支持,下调外埠资产交易价格,提升解决债务问题的速度。

2022年8月,华夏幸福推出两个精选平台,作为债务重组的补充方案。部分不愿接受原来方案的债权人,可将全部或部分债务转换为对应股份。

一系列努力,叠行业政策回暖,华夏幸福2022下半年债务处置工作大幅提速。以12月为例,公司接连完成多笔资产交易:

12月9日,大厂产业新城的4笔资产出售,交易对价6.9亿元;27日固安产业新城相关资产交易签约,交易对价9.99亿元;29日南京等南方总部资产出售给华润置地,交易对价124亿元。

截至2022年底,华夏幸福累计签署债务重组协议债务金额达1388亿元,占金融债务总额的63%。

2023年开年,随着公司全部49.6亿美元境外债重组方案获法律通过,重组压力再卸两成。截至1月31日,华夏幸福及下属子公司还有320.90亿元债务没有解决,市场普遍认为重组工作将很快完成。

3

净利逆转与168亿亏损

双路径重任在肩

业绩也有久违报喜。

2023年1月31日,华夏幸福公告2022年业绩,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11亿元到1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90.30亿元上演大逆转。

可细观,扭亏关键不是经营,而是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非经常性损益增加,结合期内企业一系列动作,多数相关收益大概率源自出售资产。

参考上述的违规被罚、高层被查,不禁发问,即便债务重组成功、公司上岸后又该靠什么发展、以何新面貌示人?

实际上,债务大重组的同时,华夏幸福也在谋求转型。按照此前规划其将于2023年完成债务重组,2025年完成战略转型,企业将从产业新城运营商转型成产业新城服务商。

2022年7月,华夏幸福副总裁主管战略负责人林成红曾表示,未来,公司将以“服务即未来”为新理念,以“服务实体企业,发展县域经济”为新使命。将贯彻轻重分离、产营分离原则,拒绝以往大包大揽的开发思路。

比如说,产城开发业务将坚持“轻重结合”,在保留一定量开发业务同时,依托产业新城平台提供规划、融资、代建和运营等轻资产服务。

目前看,“幸福精选平台”、“幸福优选平台”是战略重塑的两大基点。两平台第三方估值均超500亿,囊括了华夏幸福旗下的代建业务平台,及部分物业管理服务平台。

行业分析师刘俊群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物管企业价值日益显现,上市热潮就是一个例证。尤其经过此次行业寒冬,更露出现金奶牛的对冲重要性。而“保交楼”大背景下,代建业务更显市场韧性、亦有改善业绩重任。

华夏幸福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未来公司会陆续退出产业新城开发和建设等领域。转型后华夏幸福希望成为“产业新城版的万达”。

可见,华夏幸福也在构建自身新核心竞争力,可谓肩负双重重担,信心雄心可嘉,然难度也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物业、代建两平台第三方估值500亿元和521.4亿元,华夏幸福计划按八折或者七五折的价格,以上述两个平台49%的股权实施债务重组,可帮化解400.39亿元债务。

长远目标则要求:两业务2023年、2024年要实现经营业绩20%年化增长,净资产50%的增幅,或平台内某一个或多个业务进行上市相关辅导工作。

简言之,物业代建重任在肩。其“上市”或“出售股权”,是王文学为债权人画出的退出路径。

为此,企业还进行了股权激励计划。截止2022年底,债权人选择接收债转股的共涉及金融债务24.65亿元,经营债务金额25.53亿元,合计已达首次解锁要求,不过两平台各自比还需等待进一步公告。

同时,以上文2022年业绩为例,虽成功扭亏,可如扣除债务重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年业绩仍亏损至少168亿元。

4

物业、代建生意有多香?

轻资产偿债野望

痛定思痛,转型是必须的,也是挑战重重的。

据CRIC监测数据,截至2月25日,A股共有67家房企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38家预亏。原因除受市场环境拖累,亦与自身积弊有关。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房地产业经历了黄金十年的狂飙突进,不少房企对前景及市场判断过于乐观。一路规模追逐,高周转、高杠杆粗放运营,遗忘了风险敬畏,过高估计了项目投资收益,也让成本风险堆积。一旦市场环境变化,便纷纷露出裸泳姿态。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有56%的房企对其资产进行了计提减值。据房地产之家统计,2022年百强房企中有40家发生债务违约。

直至2022下半年,中央陆续出台“三支箭”等利好政策,寒冬渡劫的房企才得以重见曙光。

长远看,优质房企有望在政策市场回暖中实现软着陆,但转危为安后何去何从仍是个大问题。

目前,多元化仍是房企热衷的转型途径。然从结果看大都仍在摸索阶段,甚至不乏学费惨重者,典型代表便是恒大。

作为较早转型造车的房企,其前期靠着“买买买”策略,置办了全套技术、汇集了全球顶尖人才及产业链合作资源。据媒体统计,恒大造车烧了超500亿元,足够决绝大手笔。

跌眼球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恒驰5却问题多多。有消费者反映,恒驰5存在续航打折、车机文字重叠、刹车异响等品控问题。对于债务压顶的恒大而言,上述转型难言一颗续命丹。

一句话,进入“黑铁时代”,房企转型时不我待却又如烹小鲜、如履薄冰。相比往期的规模速度,质量稳健性更为重要,杜绝贪大求全、死磕深耕细作。从熟悉的衍生业务入手,尽量减少试错成本、形成可协同生态,才是渡劫新生的良方。

聚焦华夏幸福,暴雷后兜兜转转2年,已在正确路上,自救成绩单整体拿得出手。

但能否靠“轻资产”如愿新生,仍待时间观察。

据华夏幸福公告,截止2022年6月底,幸福基业物业在管面积1.6亿平方米,前三季“幸福精选平台”内三家主体公司合计营收21.4亿元,净利4887.39万元,净利润率约为2.3%,而2021年全年营收为36.41亿,净利润2.3亿。

本身体量不在一线阵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又均出现滑坡,不是一个利好信号。

另一厢,代建业务虽不用重金买地,却需做强附加增值,代建方的议价、管理、遴选项目力及规模和品牌溢价是核心竞争力。

放眼市场,绿城、旭辉、华润置地、龙湖、中原建业、中骏等千亿房均在加码该赛道,更有信达地产携AMC进场,华夏幸福这类出险房企能分多少羹、多久规模起量也要打个问号。

简言之,两业务均是重运营。生意有多香,需要强专业说话,需要徐徐图之,并非一蹴而就。

至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销售,成绩下滑严重: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027亿元、 505亿元以及146.77亿元,2022年前三季为57.53亿元,如何快速去化仍是个难题。且近两年未拿地,2022三季报开工项目量甚至为0。

当然,这或也折射了华夏幸福的转型决心,一些成绩也不可忽视。

截至2022年7月,华夏幸福轻资产招商业务已累计签约7个项目,总投资超45亿。还累计签约25个物业项目,签约面积达283万平方米。2022年9月以来,旗下公司又相继中标郑州机场南物流园园区,签约安徽淮北相山经开区等。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级开发区总数已达2600多个,各类产业园区量更高达8万多个,GDP占全国GDP比重超40%。

毋庸置疑,对于锚定产业新城服务商定位的华夏幸福而言,上述内外利好是各方对其违约仍怀揣信心的原因,也是企业自身翻身的重要抓手。

只是,有多少力量深入布局、持续打磨,仍值考量。一番辗转腾挪,伴随债务重组露出曙光,企业自有资产变现空间也越来越小。靠代建、服务这种往期收入体量小、盈利相对较低的轻资产转型,能否支撑后续偿债、乃至蜕变甚至重回千亿荣耀仍是未知数。

成功债务重组只是一个开始,华夏幸福、王文学仍在与时间赛跑,与行业周期、市场耐心竞速。

本文为首财原创

标签: 华夏幸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